观 点 与 角 度

分享到QQ空间
牧师应入政坛论
旁观者言/林安国

旁观者言

移民北美后,随亲友到过不同教会,深觉牧师殊不易为。

首先,牧师对圣经固然有充足的认识,否则很容易被会众的问题难倒;最好拥有神学硕士、博士头衔,方能压下工程师、医师等之骄气,令他们心诚意服。其次讲道要口齿伶俐,咬字清楚,先声夺人;声音神情需扣人心絃,抑扬顿挫,挥放自如;站讲台宜神采飞扬、气态轩昂,内容则校准群众心理、对症下药,严肃中带有幽默,教导时不忘赞赏,如是者听众才不致频频看錶,呵欠连连,反而深受感动,慷慨解囊,回家后尚觉绕樑三日,回味无穷;自会广邀亲朋前来聚会。再者牧师既是会众榜样,处事谦和礼让,自不待言,还得对会众意向需求瞭如指掌,才算关怀体恤;遇有人事纠纷,调解时切忌顺得哥情失嫂意,不得不八面玲瓏;与会友意见不同之时仍不卑不亢,使人如沐春风。

论及工作待遇,小教会之牧师除了日理万机,身兼灵务、会务、事务一身之外,还得胼手胝足,节衣缩食,事事亲作亲为,才赚得“为神受苦”之名。大教会又常有分党分派、争权夺利之虞。虽然如此,牧师及其家人仍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更有不懂事无聊之辈,对牧师处处为难、事事牵制,甚至视为雇员,使牧师心创神伤。

笔者于同情牧师遭遇之余,百思不得其解。牧师们十年寒窗,千锤百炼,任劳任怨,何处不能容身?何需如履薄冰,降尊处卑,无端受尽诸般窝囊气?反观北美政客,资历气度如及牧师一半,早已脱颖而出,名成利就。黑人牧师杰克逊即深明此理,摇身一变荣登总统候选人之位。在此奉劝牧师们,何不弃其鸡肋之职,转跃龙门,投身政坛,当可吐气扬眉,身价十倍,强似忍气吞声,明珠暗投也!

林安国

“旁观者”君对牧师不易为及牧师参政,确有其旁观者独到眼光,真所谓:“旁观者清”。但旁君眼光的清,只是从某人一角度而言,并且还是站在门外观看。现在且听我这个廿多年的行内人的一些回应。

在北美当牧师,切不可与会友比学位,或靠学位肯定自己的地位。某教会有五十人,其中卅八人是博士或是超博士,牧师没有学位,却应付自如,人人受教如驯羊。另一教会牧师已取得神学博士,不到两年,却无法工作下去。会众对牧师反感,牧师对会众失望,彼此不合,一拍而散。牧师换了一个教会,不到两年又是拂袖而去,牧师博士灰心之余,想想不如丢下牧职,去社会工作。上述例子说明,成功的牧师并不是建立于学位。

试想这些工程师、教授、医师等,到敎会来是为了甚么?他们为甚么星期天不去游湖,而上教会?他们是否想找个地方,炫耀一下他们的地位、满足其虚荣心理吗?断乎不是,他们到教会乃是渴望敬拜创造天地万物的神──那位爱他们、为他们舍身的耶穌;以被造者的爱,回应创造者的爱。

另一方面,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平常在社会及同事间,面对各种压力及竞争,看到社会的黑暗,很少经历到人间真诚的爱及友谊,而这种纯洁的爱,却能在教会弟兄姊妹中寻获及享受,属灵的真善美竟能体现人世间。因此,他们把博士帽子及社会地位放下,以一个蒙恩而又感恩者的身分来到神前,也以真诚学习彼此相爱。因此,敎会的牧师成功与否,便在乎他能否带着这班会众,向神以灵以诚的敬拜,能否以榜样及教导,帮助会众相爱。若牧师能达成上述目标,他便是一位人人尊敬爱护的属灵领袖,他不用学位及才干来稳定地位。那些以学位来衡量牧师资格的教会,或靠学位来肯定自己地位的牧师,结果都是一样:内伤。旁君提到那些勉强牧师“为神受苦”以及发生纷争的教会,便是例子。

关于旁君主张牧师参政而致“吐气扬眉、身价十倍”,弟不敢茍同;不要说其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在教会“忍气吞声”,即或他有崇高的志向,望能政敎兼顾,或藉政治宣扬基督,皆不合适。毕竟政界与教会是两个绝然不同的天地。耶穌说过,祂的国不属这世界;这世界的法则、标准、手段、目的,都与圣经的截然不同。若牧师参政,牧师愿否把圣经的标准降低或舍弃?牧师愿否昧着良心,用手段来达到利己的目的?若牧师不能守着圣经的标准参政,他便不是一个牧师,他只是政客。历史及现实不断告诉我们,一个想以政治建立公义、和平社会的理想主义者,结果必往往感到失望。我建议不如采用耶穌的方法,先把祂的法则及国权,建立于人的心中。耶穌所宣宏的国度至今仍存,而且存到永远;但那些在地上以政治建立的邦国,却如海中的波涛,此起彼落。

圣经的政治观是:当人心接受基督作王,神的国度便建立于人心;当民族社会国家接受基督的王权及法则时,这社会及国家便是神的国度。虽然这种国度,至今在国际间不见存在,但世界确有千万人成了基督徒。从这角度看,神的国度确又已临到人间。这国度不分彊界,不分种族、地位、男女,在耶穌基督里,人与人之间的墙已经拆除,我们组成一个国际性的国度。当耶穌再降临时,这国度便进入另一个阶段,变成一个具体、有形、完美的国,临到人间,而耶穌是这国的王。

祈望普世教会能顺服神的心意、完成祂的计划,也愿旁君及很多仍在这国度外观望的朋友,早日接受耶穌作你生命中的王,以致神的国度从你扩展,直达社会、民族,及至全世界。

(作者曾任本会副总干事)

本文链结:www.ccmcn.cn/viewpoint/viewpoint.aspx?id=smvp356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356期(新生网www.ccmcn.cn)"。
首 頁期刊阅览灵修小品晓君信箱观点角度时代热点培训资源网上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