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全家信主
翁文秀卿
三代同堂
我婆婆(家姑)生于小康之家,战争后家道衰落,夫家也贫穷,公公(家翁)在工厂工作,婆婆为帮补家计,开了一间售卖缸瓦用品的小店。家虽贫穷,长辈对子女教育非常重视,我丈夫及两个弟妹都完成基本学业,做人处事中规中矩。更重要的是,三兄妹感情融洽,情如手足,彼此关顾。他们出外工作后,家中环境改善,两位长辈就退休了。
我和丈夫结婚后,租了一个小房间。八个月后,小叔在政府医院工作,有房屋津贴,租了较大的单位,邀请全家人同住。于是,一家六口齐集一堂,共同生活。公公丶婆婆负责家务,我们四个年青人外出工作养家。大儿子出生后,三代同堂,更添乐趣。
1980年,小叔举家移民澳洲,公丶婆与我家同住。除打理家务外,又为我们照顾两个子女,让我和丈夫无后顾之忧,专心事业。对两位长辈无条件的付出和关爱,我们感恩不已,铭记于心。
1983年,小叔申请公公丶婆婆丶小姑,和我们一家移民澳洲。公婆仍与我们同住。移民后五年,公公离世,婆婆失去老伴,当然伤心,但仍专心持家。她为人乐观,朋友也多,所以不久我们就不必为她担心。
婆婆坚拒信主
我是娘家第一个信主的,丈夫也是婆家第一位基督徒。我们首要任务当然是向家人传福音。感谢天父,我母亲丶祖母丶兄丶姊,以及丈夫的弟丶妹丶弟妇丶妹夫都先后信了主。公公临终时,我们向他传福音,他也点头表示接受,唯婆婆一直不肯接受救恩。原来她年青时加入了道教,好像还许下誓言,不能反教;所以37年来,无论多少基督徒,包括我们全家丶香港及雪梨教会的牧师丶执事丶弟兄姊妹们向她传福音,她都婉拒。不过,对于基督徒来我们家聚会,婆婆是乐意接待的,还为我们预备丰富食物,只是不参加聚会。有一次,团契来我们家聚会,唱诗时,传道人请婆婆一起拍手,婆婆非常不高兴,事后向我埋怨那传道人给她压力。
有一次,我们教会举行福音粤曲布道会,讲员是婆婆喜爱的粤剧名伶,她很专心听;但到讲道时,就与邻座的婆婆交谈,摆明不要听道。又有一次,福音布道聚餐,我们两妯娌邀请婆婆出席,在回家约一小时的路上,我们两人轮流跟她分享神的爱。婆婆说:“我知妳们对我好;但我做人的宗旨是从一而终,就算下地狱也不叛教。”我们听了非常难过,但仍相信神必听祷告,婆婆终有一天会得救。
我们的好友李兆匡夫妇,从2006年起,足足三年多,逢礼拜五晚都来我家探望婆婆,与她同读圣经。他们每次都带一点食物和水果给婆婆,对李弟兄夫妇恒久的爱心,我们一家都非常感激。婆婆从起初的抗拒,转变为后来期待李弟兄夫妇来;但是,她仍坚持不放弃她本来的信仰,不过,情况有了好转,从坚拒到“我知耶稣好,但我不能叛教”。我们当然不能让她停留在这个阶段,因我们爱她,不忍见她被拒于天堂门外,所以仍不断向婆婆讲说耶稣的救恩。
2009年7月14日婆婆很疲倦,不能起床。小叔来看她,说她血糖过低,给她食物后,精神稍好。7月16日,小叔再来看婆婆,建议送她进医院详细检查。检查后,婆婆要留医,接连几天再做很多检查。
这段期间,几位牧师丶师母丶教会的弟兄姊妹,都来探望婆婆。牧师丶师母们再向婆婆传福音,我们丶小叔和小姑夫妇每次探望婆婆,都会先后向她述说耶稣的爱,但她说:“别急,我还有两年命。”唉!谁能知道自己可以活多久呢?婆婆就是这麽硬心。我们真担心她被弃于救恩门外,于是决定三兄妹,加上媳妇丶女婿一同在7月29日向婆婆讲清楚信耶稣的重要,并约定事前各自迫切为她祷告。
婆婆信主
那天晚上,我们同去探望婆婆,与她闲话家常,忽然婆婆说:“有对夫妇对我很好,送我一盆万年青。”原来邓牧师很久以前送给她的。我接口说:“因为耶稣爱他们,他们也爱您。”小叔随着问婆婆说:“耶稣这样爱您,您要不要跟随耶稣?”婆婆回答说:“我要。”小叔马上问她:“您真的要跟随耶稣吗?”婆婆答:“是,我要跟。”我们欢喜不已,立即为婆婆祈祷,唱“耶和华是爱”及“耶稣爱我我知道”给她听。唱到副歌“主耶稣爱我”时,婆婆更与我们一起唱。我热泪盈眶,心中向主感恩,“主呀!袮的应许不落空!”
翌日早上,卡市圣公会刘师母与两位姊妹来探望婆婆,我妯娌静雯告知刘师母婆婆信主的好消息,刘师母祝贺婆婆之馀,再次与她确定信仰,婆婆欣然确定跟随主。同日下午,陈耀南教授探望婆婆,祝贺她成为基督徒,婆婆欢欢喜喜地向陈教授道谢。
7月31日,医院告知我们婆婆要被转送到另一医院做详细检查。8月1日,婆婆病情突然急转直下。8月2日婆家所有家属都聚集医院,在坎培拉和美国的两位孙女就用电脑视像见老人家。8月3日医生说婆婆可能于一丶两日之内离世,我们丶小叔和小姑夫妇分三班日夜轮流在医院陪伴婆婆。8月5日凌晨三时,婆婆安然被主接回天家。
回顾婆婆的一生,我可以说,婆婆是有福的人,因为主耶稣从开始就爱她,虽然她长久抗拒主,主仍不放弃她,定意拯救她。神呀!是的,袮给我们应许,当我们相信主耶稣,我们和我们一家都必得救!天父,我要抓紧袮的应许,因为我们仍有未信主的家人,我相信他们终有一天会成为基督徒。阿们!
本文链结:www.ccmcn.cn/read/read.aspx?id=prs20120102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传》双月刊第140期(新生网www.ccmc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