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绝望中的安慰与希望
莫世淳
忧伤与悲哀
人生最痛苦绝望的事,莫过於挚爱亲友离世。因为夫妻关系破裂,尚有破镜重圆的可能,儿女叛逆,尚有浪子回头的希望;但是死亡是一条不归路,没有挽回的余地。当事人内心的绝望悲痛,非笔墨能形容。有些人几年过去了,仍活在伤痛之中。
其实,还有同样痛苦和绝望的事,就是患上绝症。患绝症病人的心态是怎样的呢?有不少人研究当人面对死亡时的心路历程。其中最着名,以及最被认同的,应该是ElisabethKubler-Ross在1969年所提出的五个阶段的模式:
1. 否定与隔离:病人不愿意,也不能接受现实,这是正常反应。他想躲开,或收集所谓“证据”,以否定事实。这也可以给他一点空间思想,并稳定自己。
2. 生气发怒:病人问:“为什麽是我?”他知道不能再否认了;但仍不能接受事实,於是很抗拒,对上帝丶对人丶对世界都生气。这时病人需要关怀,所以,旁人不须为病人的无理取闹而难过,反当同情他们,因为他们正在打一场不知可否战胜的仗,需要更多的爱和支持。
3. 讨价还价:到了这个阶段,病人希望医师或上帝给他们多一点时间,让他们完成一些心愿,弥补一些过失。这时,旁人当安静聆听,找出他们心中的遗憾,并加以安慰和疏导。
4. 忧郁颓丧:当医疗报告并身体的不适双双印证病人真患上绝症时,他就会感到绝望丶痛苦,因为他快要失去一切。这种失落感,有时比身体的痛苦更难受。这时身旁的人不宜多话,只让病人知道你的关怀同情就够了。
5. 接受事实:病人走过以上四个阶段後,身心灵都很疲累。最後他只好无奈接受,心情经过挣扎,渐渐平静下来。这时他们需要安静,不需要身旁有太多人。家人只要在旁边轻摸他的手,服侍他,让他感觉舒服一点,就已足够。
我有一位好友,几年前患癌病逝。其实,她有一段颇长的日子感到不适,但医生找不出原因;後来终於找到肿瘤的位置,而已经是末期,不能开刀,不能做化疗,因为她身体太孱弱。最後,只有把她送去善终服务处,等上帝接她回天家。由於她是基督徒,对上帝有很大信心,所以没经过太长的怒气与忧郁,只是她一直希望上帝能医治她;因为她与丈夫很恩爱,两个女儿已长大离家,她希望有多点时间与丈夫安享晚年。但是上帝的旨意不同於我们的意思,她愿意接受。我去看望她时,根本不能说什麽,连安慰的话也不合适。我只能坐在她床边轻抚着她的手,有时给她念一丶两句圣经经文,有时为她和她家人祷告,有时轻哼着她心爱的圣诗,这样她已很受安慰,甚至对丈夫说:“如果上医治我,这是恩典;如果祂接我回天家,也是恩典。你要刚强依靠上帝。”多美的见证!死,在基督徒身上没有永远的能力。主耶稣从死里复活,战胜了死亡,我们信祂的人,也不须惧怕死。主耶稣复活了,我们也将复活。正如使徒保罗所说:“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 在哪里?……感谢上帝,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哥林多前书十五55丶57)
所以,要安慰患绝症者,最要紧是将他们带到主耶稣跟前;只有主耶稣能给人永生的希望。
丧亲的心路历程
丧偶丶丧子丶丧女丶丧父丶丧母,或兄弟姐妹与挚友丧生等,都属丧亲范畴。丧亲者反应不一。有人不停哭泣,整夜失眠,茶饭不思;有人变得麻木恍惚,心如死灰;有人自艾自怨,借酒消愁,或是拼命工作,躲避现实。不管怎样,他们也可能经历上述五种心路历程。只是从否定,到接受现实,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有些人很快能走出来;有些人需要很长时间。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哀伤要比年轻人为时更长,寂寞也比年轻人为深。但是不论哪个年龄阶段,都需要有人聆听他们诉苦,让他们感受到有人和他们同悲。正如圣经罗马书十二章15节教导我们:“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当他们身边有人支持,就会比较容易面对事实。这不是说他们已经复原,而是有力量踏出迎接新生活的第一步,以後还有漫长的重整过程。尤其丧偶的人,需要更多心灵与生活上的调整。比如:怎样单独抚养儿女?如何一……⋯⋯凡此种种,都不是一天一夜能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我建议他们找辅导员,接受帮助;或参加关爱小组,与同病相怜者互诉苦衷,彼此勉励。若是参加基督徒的小组,会更好,因为可用圣经的话彼此劝勉,藉祷告互相坚立。上帝是信实的,祂必安慰求告祂的人。圣经上说:“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祂医好伤心的人,裹好他们的伤处。”(诗篇卅四18,一四七3)
自杀离世
丧亲之痛,尤以亲友自杀而死感受最为强烈;因为活着的人除痛失亲友外,还会深感自责。他们可能问:“为什麽?”也可能深深自疚,想:“假如我当初怎样……怎样……他就不会寻死。”但是,事已至此,时光不能倒流。自疚於事无补,反损害人的身丶心理健康。这时,我们要学习自律。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後书十章5节所说的:“……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所以,不要让思想如野马失控,越想越远。如果无法不缅怀过去,就要设限,规定在每天同一时间记念亲友,每次不超过十五分钟。时间到了,就当将思绪搁下,明天到了同一时间再想。这样,心情就会逐渐平复。这时,我们切忌以为这样做对不起死者——好像把他忘了。不,我们应当为身心灵的蒙医治而感谢上帝。
自杀死者的家人一般觉得,自杀是不光彩的事。尤其是基督徒,更感丢人,不愿意对人说,这是错误的观念。闷在心里,伤痛和耻辱感更强烈;坦白告诉两三知己,请他们代祷,赠你读一丶两句圣经经节,你的哀痛与羞耻会减轻,复原较快。
圣经中有很多安慰的话,略举数节供大家参考:
“祂(上帝)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与我同在;袮的杖,袮的竿,都安慰我。”(诗篇廿三3至4)
“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所以,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其中的水虽匉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诗篇四十六1至3)
“你从水中经过,我(上帝)必与你同在;你逿过江河,水必不漫过你;你从火中行过,必不被烧,火焰也不着在你身上。”(以赛亚书四十三2)
“耶和华本为善,在患难的日子为人的保障,并且认得那些投靠祂的人。”(那鸿书一7)
主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马太福音十一28至30)
祂又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约翰福音十一25至26)对丧亲的人来说,最大的安慰是复活,有重聚的一天,死亡不是永别。不过,请大家留意,主耶稣的应许是给那些信祂之人的,不信主耶稣就得不到这种福气。
此外,腓立比书四章11至13节:“我无论在什麽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圣经的话真好!带给我们盼望与安慰。
主耶稣在世的时候,也安慰过丧亲的人,与他们同哭。约翰福音十一章1至44节记载,主耶稣叫拉撒路复活的事。当祂到拉撒路的家时,拉撒路已死。祂看见拉撒路的姐姐马利亚哭得很伤心,虽然祂预知将会叫拉撒路复活,但仍与他的亲友同哭。主耶稣给我们留下了“与哀哭的人同哭”的榜样。
不论古今中外,为死人举哀是人之常情。中国古人有三年之丧,指的是父母过世,要守孝三年。当然现在没有明文规定要守三年之孝,但有些人可能三年都走不出失去亲人的哀伤。我在上文提到那位因癌症去世的好友,她丈夫过了三年,仍心里悲伤,常到她的墓地前静坐,没再婚打算——虽然他妻子临走前切切叮咛他找个伴侣。
在圣经旧约中,上帝为以色列人定下举哀的日子是30天。民数记二十章29节说:“全会众,就是以色列全家,见亚伦已经死了,便都为亚伦哀哭了30天。”(亚伦是以色列人的大祭司,也是以色列人的领袖──摩西的哥哥。)申命记卅四章7至8节说:“摩西死的时候,年120岁……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为摩西哀哭了30日,为摩西居丧哀哭的日子就满了。”可见上帝很有人情味,祂创造我们,当然知道我们感情的需要。
死亡是人生必经之路,每个人早晚都必经历死别的痛苦。但请勿忘记,上帝知道我们的痛苦,也愿意安慰医治我们。如果你现在经历这种痛苦,请你转向上帝,呼求祂,祂必帮助你,也请你打开圣经,阅读上帝的话,你必从中得着安慰。
现在,请把你心中的痛苦卸在主的脚前,并与我一同祷告:“爱我们的天父,袮知道我的伤痛。我没能力面对现实,看不到一点的亮光。求可怜我,怜悯我,使我站立起来,有勇气走前面的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求袮垂听!阿们。”
朋友,上帝是信实的,你谦卑寻求祂,必会寻见。呼求祂,祂必听你的祷告!愿主耶稣施恩给你!
(作者是心理学博士)
本文链结:www.ccmcn.cn/read/read.aspx?id=cts20110108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585期(新生网www.ccmc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