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华人福音路
童铭惠
缅甸位于东南亚东南半岛的西部,与中国毗连2,185公里,面积是台湾的19倍。少壮军人当政时,于1992年将其英文国名Burma改为Myanmar。缅甸为多民族国家,以缅族(Burma)为主,占人口的65%;其他部落民族有珊族(Shan)、克钦族(Kachin)、克仁族(Karan)、僳族(Lisu)、佤族(Wa)等135种。
缅甸与中国的关系始于汉朝,唐朝称为骠国,元代时成为中国藩属,1886年“中英条约”签署之后,缅甸成为英国殖民地,1948年独立。
缅甸有多种信仰,其中83%信奉佛教,6.7%是基督徒。佛教文化在缅甸可说根深柢固,政党时期小乘佛教曾一度为缅甸国教,并规定唯有佛教徒才能作总统,全国佛塔庙宇遍布,家家户户供奉佛像,男孩长大都要皈依作和尚一次,方算成年。而基督教在少数民族部落中信奉者比例较大,身为主流的缅甸族中,基督徒只占0.04%;华人中的基督徒比例也很小,为华人人口的0.5%。
缅甸华人福音的开始离不开最初到缅甸的福音拓荒者,其中前来缅甸作福音拓荒的宣教士之一是亚多乃兰耶德逊牧师(Rev. AdoniranJudson)。1813年6月9日,神感动美国海外传道委办会(American Board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差遣他到缅甸。当时,鉴于历史和社会文化等原因,缅甸对西方人颇不友好,耶德逊牧师可谓历经千难万苦,包括多年的牢狱折磨,却一直忠心地播撒福音种子,还在狱中译成《缅文圣经》,使神的话语突破了语言障碍,得以在缅甸各族中广传,华人也是他福音拓荒的间接受益者。
1885年英国占有缅甸后,其国教圣公会在缅甸有了自由传教的机会。1889年卫理公会(前期称美以美会)亦来到缅甸传道,随之而到的还有其他宗会,借着开办学校、医院、孤儿院、盲人院、聋哑院、麻疯院等工作为媒介,齐心推展主的福音,信者日众。虽然缅甸族人因为自大和受佛教影响,很难接受福音,基督徒仅一万四千人,但福音在其他少数民族中却广被接受,这对以后开创华人教会也有相当影响。
那段时期,缅甸虽已属英人统治,中、缅关系尚称友善,商旅畅通无阻。陆路因山峦蜿蜒,上缅甸华侨多来自于云南省腾冲、龙陵、保山、顺宁等毗近的几县;下缅甸的华侨则以广东、福建两省人居多,经过香港、麻六甲海峡而登陆勃固、仰光。历史形成的水陆两路,成了福音从中国传到缅甸华人的两条管道。根据卫理公会的历史文献,下缅甸的勃固、仰光是福音开始传播的地方。
1949年,中国政权转移,引起逃亡。缅甸在云南省西南边陲,国土毗连2,000多公里,是一个比较容易逃脱的缺口。这一变动,对上缅甸华人福音传播起了极大的催化作用。因为神的儿女、仆人和使女们,不管分散到哪里,就在那里建立起教会。
1962年缅甸军人再次执政后,取消了佛教的国教身份,宣布各宗教平等,尊重各自的信仰,承诺在国内有传教自由等;但也规定宗教必须遵守三条命令﹕(1)不许任何外国宗教在其国土传教;(2)任何宗教不可站在自己宗教的立场,毁谤伤害别人的宗教;(3)宗教是注重来生的,不可涉及今生政治事务。所以当时的外国宣教士被限时离境,基督教的传播也因此受到影响;但基督教在缅甸国土上还是快速地发展。政党时期基督徒仅占总人口的2%,到社会主义路线党政府末期,已倍增到5%。这真是神奇妙的作为!
百多年前华人基督徒在中国非常稀少,来缅甸的华侨中基督徒更少。西教士献身去缅甸是向缅甸人传福音,还没有向华人传福音的计划。在这样的情况下,神还是从华侨稀少的基督徒中兴起人来,展开了对缅甸华人的开荒工作。1895年在下缅甸仰光的广东人中,建立了仰光以马内利浸信会;十年后,福建人又建立了勃固厦语教会、仰光厦语教会,开创了缅华教会跨三世纪光荣的宣教历史,并且担负起继续扩展福音神圣的大使命。
上缅甸亦在主特别的恩待之下,奇妙地兴起了三位逃难而来的平信徒,即内地会董中昌牧师、邵逸民长老(老师)、宣道会的张大卫先生,他们摈弃一切,不辞劳苦,向乡村、城镇,或辽远边区的华人传福音,展开了向上缅甸华人的开荒工作。接着上缅甸20多家华人教会不到十年普遍建立起来,福音便迅速地传开。虽然其过程好像嫩芽出于干地那样的艰难;但神的作为荣耀可见,是祂亲自兴起上、下缅甸的垦荒者,正如天使向亚伯拉罕所说的:“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创十八14)。教会是主的身体,初生时虽然芽嫩,可是教会的特点就是有生命。有生命的嫩芽,渐渐茁壮,连坚硬的磐石也能使之裂开。现在估计缅华教会大约共有150多家。感谢赞美主!
(作者是福音机构缅福和缅训创办人。)
本文链结:www.ccmcn.cn/read/read.aspx?id=prs20130606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传》双月刊第151期(新生网www.ccmc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