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的本像
远志明
圣人是道的化身
老子说:道原本无形无像,人不能确切见识,唯有道的化身圣人来到人间,秉持大道本像,普天下的人便前往归向他。1
《圣经》说: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祂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祂立作万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寻求祂。2素不认识祂的国民,也必向祂奔跑。
老子说圣人是“持大像者”,《圣经》多次说耶稣是神本体的真像。3
老子说,人若归向圣人,就享受安息丶平安丶太平。圣经说:“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他的安息之所大有荣耀。”4
老子曾用描写大道的语言来描写圣人,说他创造养育万物却不自恃强行,就有人怀疑这是错简。其实《圣经》正是这样描述耶稣:太初有道,万物都是藉着祂造的,祂来到世界,世界却不认识祂。5
圣人属於天道一边,不是百姓一边;属於灵界,不是人界。老子说:天道如何对待万物,圣人就如何对待百姓。又说:大道行於天下时,鬼怪不作祟人,神祇不伤害人,圣人也不伤害人,两相和好。6《圣经》记载,魔鬼认得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也常常将鬼从人身上赶出来。耶稣自己说:“你们是从下头来的,我是从上头来的。你们属於这世界,我不属於这世界。”7
圣人是先知
《圣经》提到耶稣在人间的三重职分:一是先知,为神向人说话;二是祭司,为人与神交流;三是君王,在人间彰显神的权柄和荣耀。
老子用中国式语言提到了这三重职分:老子说:“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8耶稣教训人时,犹太人稀奇说:“这个人没有上过学,怎麽明白书呢”?耶稣说:“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来者的;我没有一件事是凭着自己作的。”这话就把“圣人不行而知丶不见而明丶不为而成”的天机道明了:祂从上帝那里来。
老子说,圣人将道将光,传到人间,世人藉着这光,复归光明之道,就可以得享永恒了。9耶稣说:“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成为光明之子。”10
圣人是祭司
老子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11。“式”是古代太史观测天象的工具。圣人与道本为一,是天下人认识天道的中介。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为“圣人持一为天下牧”:圣人持定天道,为天下人的牧者。这些说法都很切合耶稣,耶稣说:你们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我是为羊舍命的好牧人。
老子说,圣人不仅是罪人的师长,也是罪人的中保。他说,圣人(善人)是罪人(不善人)之师,罪人是圣人的资财。道是圣人之宝,用来保罪人。12《圣经》说:“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13
《圣经》说耶稣一次将身体献上,成为人类永远的赎罪祭,於三天後复活。老子说:舍弃身体为天下的人,堪为普天下的寄托;舍弃身体爱天下的人,堪得普天下的信靠。又说:圣人把自身置之度外,其身反而长存。14
圣人是君王
老子说,以弱胜强,以柔胜刚,天下人谁也行不出来。唯有圣人,为国受辱,却是社稷之主;为国受难,却是天下之王。为甚麽柔弱如水丶受辱受难,反成为天下之王呢?老子说:圣人所为不是恃仗自己的能力。老子又说:知道自己的荣耀,却甘受羞辱,成为掌权者。15这是对耶稣多麽真切的描述啊!《圣经》说,耶稣要替一国死,好将上帝四散的儿女们聚集归一,成为万王之王,即心灵之王,直到永远。
《老子》与《圣经》,语言风格迥然不同,然圣人之本相,竟能如此吻合,岂不令人瞠目结舌,只能敬拜赞美上帝吗?
注:
1.《老子》14章: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35章:持大象,天下往。
2.《圣经》约翰福音一章18节;以赛亚书十一章10节,五十五章5节。
3.《圣经》希伯来书一章3节,哥林多後书四章4节,歌罗西书一章15节等。
4.《老子》35章:往而无害,安丶平丶泰。《圣经》以赛亚书三十章15节,十一章10节。
5.《老子》2章,《圣经》约翰福音一章。
6.《老子》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60章: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7.《圣经》约翰福音八章23节。
8.《老子》47章。
9.《老子》27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是谓袭明。52章: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10.《圣经》约翰福音十二章36丶46节。
11.《老子》27丶28章。
12.《老子》27章: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62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13.《圣经》约翰一书二章1节。
14.《老子》13章: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7章: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5.《老子》78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77章:圣人为而不恃。28章:知其荣,守其辱...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本文链结:www.ccmcn.cn/read/read.aspx?id=cts19990209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442期(新生网www.ccmc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