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阅览室      

分享到QQ空间

改变生命的求学之旅

扣薇

来纽西兰以前,我是北京的高中生,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就读於人人羡慕的市重点学校,同时也意味着生活在争竞中。

空虚困惑

我的父母出身皇室血统,祖先代代为官,对我从小要求严格,格外栽培。就这样过了一个没有童年的童年,没甚麽朋友,也很少出去玩,整日就是在家看书写字,性格封闭并且孤僻。

读书本来没甚麽坏处,但我虽看的书多,却杂而没有系统,东丶西方,古丶现代的书乱看一通。从老子丶庄子丶曹雪芹,到弗洛伊德丶村上春树丶米兰.昆德拉。结果不同派别丶不同体系的作品风格,将我思绪交织在一起,让我常常感到困惑矛盾,并且十分的忧郁,常常自问:为甚麽要活着?又为甚麽而活着?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觉得人生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所有的努力丶所有的繁华,都会随着生命的消逝而失去意义。连老师都感觉到了我的困惑,写评语道:“多读书是好事,但别太消极就行了!”因为深受《红楼梦》里一些消极思想的影响,开始接触佛经。谁知一下子便沉迷进去了,彷佛找到了解脱,找到了答案一般。那一句“从来处来,向去处去”;那一句“红尘白浪两茫茫”,现在想来只不过是让人觉得心里安慰罢了!在当时,却成为对我人生最好的写照和态度。

渐渐的,我变得越发消极,受不起一点打击,又愤世嫉俗。有时驻足於北京街头巷尾的庙宇,就默默流泪,从心里羡慕那些得道高僧能“脱离”尘世的烦恼。佛家说“因爱而生忧”,但我自知断绝不了对这世界和家人的爱,便又陷入不能解脱的苦恼中。稍有挫折不顺,便愁容满面,自怨自艾。父母很担心我的情况,怕我再这样下去,说不定会做出甚麽傻事来。於是决定将我送到国外去读书,改变一下环境,希望我能开朗一些(尽管我家经济状况并不够供应我出国)。最後,他们选择了相对来说费用较便宜的纽西兰。面对爱我的家人,生於斯长於斯的故乡,我竟没有半点留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冷漠和毫不犹豫。也许潜意识里,觉得这是一次流浪,是要逃避那捆绑我的一切。我的签证一天就被批了下来。飞机刚到奥克兰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兴奋,手上一直带着的一串佛珠却忽然断掉了。真是吓得我半死,生怕这留学之路会出甚麽意外。但随後的日子发现平安无事,也就慢慢淡忘了。

初到奥克兰,瞬间的确惊讶於这里环境的美丽,但随即便陷入一如往常的失落中,甚至开始後悔,我这样盲目的出来读书,花掉父母大半生的积蓄,到底为了甚麽?得到了甚麽?是不是出来错了呢?

遇见大光

不久,遇到一个基督徒,觉得他很是热心;最让我感动的,是他走时,没有像别人一样和我说再见,而说了一句:“耶稣爱你。”他不知道,当他离去以後,我在原地发呆了好久,反覆思量着这句话。以前我对基督教所有的认识都来自学校和课本,无非是政治老师口中“西方的玩意儿”;或是历史老师口中“耶稣是确有其人,但他绝不是神”;又或是生物老师口中的“科学时代讲的是进化论,上帝造人完全是错误的观点”。稍微正面的,就是语文老师说的:“《圣经》是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仅此而已!但这基督徒的话,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气息,感觉到一种存在的真实,彷佛离我很近,彷佛十分亲切。他说耶稣爱我,祂真的是神吗?祂真的爱我吗?祂和那庙宇里冰冷的佛像又有甚麽区别呢?竟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也许,是一种感动。异乡的我,孤独的我,就因为这句话,决定要对这个拿撒勒人耶稣,对基督教一探究竟。

就这样,随着那基督徒弟兄来到恩道会,本只是带着好奇心而已。谁知第一次来,竟被这里的一切所深深打动了。众人合唱敬拜赞美的歌曲,我一听到,便开始泪流不止,温柔感动的歌声掩盖了一切言语丶一切华丽。又看到教会中弟兄姐妹们喜乐和睦丶彷佛一家人般亲切的样子,更是让独自在异地的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欣慰。温暖的歌声,感动的眼泪,亲切的问安,像阳光般温暖的照耀在我身上,是十架的光芒,竟轻易的将我以往的阴霾扫去。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平稳和舒适。来到奥克兰以来所有的委屈丶伤痛丶孤单也在那一瞬间化为乌有。更在周围人像天使般的笑脸中察觉到了自己的自私和渺小,清楚地发觉:以往我的消极竟是源於我对生命的一种无止境的贪婪与索求。人性,竟丑陋至此。那天牧师讲了甚麽,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我却清楚的记得,在感动和悔恨交织的思潮中,听到一个慈爱的声音对我说:“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又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是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泪眼模糊中,分不清那是牧师的话语还是上帝的声音。就这短短的几句话,揭露了我隐藏已久的伤痛,也透露着得胜的喜悦,流露出怜悯和关怀。从小接受无神论教育的我,相信佛教丶拜过偶像的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这样的慈爱和温暖,便觉得这位关心我丶满有怜悯仁慈的耶稣,就是我的救主,就是那独一真神。

“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约翰福音十27)

踏上正路

当日崇拜结束後,便找牧师带我做决志祷告,开始了我的信仰之旅。从学习中逐渐认识这三位一体的真神。虽然我那麽渺小卑微,但自我在母腹祂便眷顾我,怜悯我,又带领我到这片肥美之地来,有福地认识祂丶敬拜祂。是的,这位主耶稣,祂从没有像傲世的佛家僧侣那样,叫我四大皆空丶叫我无爱无恨;相反,祂叫我不但要有爱,更要爱邻舍如同爱自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并且爱我们到底。主耶稣又说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是上帝的独生子,却取了奴仆的样式到我们中间来;甚至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以无罪丶义者之身被钉死在十架上,三天後从死里复活,战胜黑暗死亡权势,使一切信祂的有永生。并担当了我一切的罪与不义,拯救我脱离罪的捆绑和辖制。越是思考,越觉得这样的大爱丶这样的上帝,我为甚麽不信?我为甚麽还要再找寻?生命的意义丶生存的价值,不就在於认识这位创造天地万物的真神并颂赞祂,荣耀祂,传扬祂吗!何况,我们不是只在地上有有限的生命而已,我们是寄居的,是客旅,还有永恒的生命在等待。地上属世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虚空,只不过是粪土罢了!

跨越障碍

二○○二年的复活节,决志後不久,教会举行洗礼,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迫不及待的想要归於主耶稣的名下,宣告我的信仰。但也有阻碍──来自仇敌的干扰。父母并没有反对我受洗,他们尊重我的任何决定;但我几个好友,都声色俱厉的劝我不要受洗,说甚麽这是迷信,是不科学的,说甚麽共青团员不应该有宗教信仰。给我本来想要热切传福音的心大大的泼了冷水;而且这样的话语,不是来自陌生人,却是来自结识了十多年的朋友,不能不让我感到委屈,甚至信心开始动摇。感谢天父带领,祂并没有责怪我小信,反而通过教会肢体的交通,主日学的课程,牧师的教导,不断的坚定我的信仰。当然,给我帮助最大的,是上帝自己的话。透过上帝默示的《圣经》,透过那活水的源头──基督耶稣,源源不断的灌输到我的心里丶脑里。每一天的读经,都有所收获;每一次的祷告,也都坚固着我的信心。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几句曾帮助过我的经文:“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传四12)“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於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书十13)“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丶凌辱丶急难丶逼迫丶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甚麽时候软弱,甚麽时候就刚强了。”(哥林多後书十二10)还有很多其他经节,都使我大得安慰。我终於在二○○三年的复活节受洗归入主基督名下。飘泊在外的浪子终於回到了天父的怀抱里。那年,我十六岁。

直奔标竿

信耶稣後,我变得喜乐了,不再像以往那麽沉默,甚至乐意多与弟兄姐妹交通。活在天父的慈爱里,每一天都是新的,都是美好的,生活中充满了由耶稣而来的盼望丶恩慈丶怜悯。我不再为小时候因某些事故导致右耳失聪而自卑,也不再因家族遗传性的高血压而烦恼,更不再担心家里的经济问题。因为我相信在这些所谓困苦愁烦的事上,天父必要成就祂的旨意,因祂的美意本是如此;也因此使我用天父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我因着信,更相信在祂没有难成的事。虽然难免为一些事情忧郁,教会的长者总耐心来开导和鼓励我;更有圣灵奇妙的帮助,带领我过属灵的生活,与世界丶与魔鬼丶与肉体争战。

天父逐渐改变我的性格,改掉我的坏脾气。以前我常发脾气,经常与父母言语不合,惹他们生气。甚至与人谈论福音时,也会因意见不合而与对方吵起来!常常听到魔鬼控告:“妳不是基督徒吗,怎麽还那麽爱生气?”每一次都後悔不已,但总是戒不掉这毛病。只好谦卑地恳求上帝救助,奇妙的事就发生了。有一次,我发烧喉咙痛,天父让我在一些非基督徒中,听到他们大声威吓我,甚至辱骂我的主。要是在以前,我早与他们争执起来了,但无奈喉咙痛说不出话来,只好很小声,很“温柔”的用上帝的话给他们解释。回家後觉得很委屈,打开经文,映入眼帘的是提摩太後书二章24至25节的经文:“然而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地待众人,善於教导,存心忍耐,用温柔劝诫那抵挡的人…。”顿时明白天父的美意,跪在地上流泪感谢祂的教导。从此以後,总是尽量温柔温和的劝解人。以前反对我的那些人也不得不承认“妳真的是改变了”。

天父又教我,要在主里听从父母,孝敬他们。我的家人发现我对人的态度和耐心上有了改变,对基督教充满好奇,而产生了一窥究竟的心。

数算恩典

“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翰福音廿一 25)每一日,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的见证;每一天,也都能经历天父的恩典和保守。天父的恩何多,爱何大,我又怎能以有限的言语来说尽?信耶稣一年多,不断学习,毕竟我在灵命上还是个吃奶的婴孩,还有太多东西要学习,太多地方要改进。我靠主耶稣立志多结属灵的果子,好好的为上帝工作,更加坚定地与魔鬼丶肉体丶情欲抗争,荣耀上帝的名。

本文链结:www.ccmcn.cn/read/read.aspx?id=cts20050204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514期(新生网www.ccmcn.cn)"。
首 頁期刊阅览灵修小品晓君信箱观点角度时代热点培训资源网上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