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阅览室      

分享到QQ空间

在教会里,我学会了打开心扉

恩雅

一把心锁

记得高中时,我就很苦恼女生之间的互相传话,因为我总听到一些消极的言论。后来我告诉自己,为什么要告诉別人我自己的事呢?告诉了人,別人就有原材料在背后加工。我想到一条独善其身的办法,就是封闭自己。没想到当时还挺管用,直到大学我才发现问题所在。习惯了封闭,等到我想和人交流,心里情绪满满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开口了。为此我还专门去学校免费的心理咨询处寻找帮助,但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到了美国留学,跟大家去华人教会。教会里说中国话,吃中国菜,好亲切好温暖;但是教会里大家热情地跟每个人打招呼聊天,我好不习惯,一晚上下来,说话累得下颌骨都痛。于是我避开人多的教会,去了一个人数很少的学生团契。在那里,慢慢和大家熟络起来,说话这个问题又出现了。总有人问我,有什么需要祷告的吗?出于礼貌我不能说没有,但是即使心里有事,也不愿开口告诉他们。于是我想到了搪塞人的好办法,因为当时是学生,但凡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考试压力大”就成了我的口头语。

冰雪消融

好久后的某一天,教会的一位阿姨问我考试考得怎么样,而我完全不记得我曾经跟这位阿姨说过话。我只是搪塞她,而她竟然时隔很久,还记得我为考试而作难的事。她真切的关怀之情溢于言表,我的内心一下子被触碰到了。我第一次体会到陌生人的真情,好感动。她们的真诚爱心从哪里来的?当然不是来自人的本性。用她们自己的话来说是来自于天上,因为主耶稣对门徒们教导说:“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4-35)

我去的那间教会有一群姐妹,都是学生,她们之间非常熟悉,常常带着我这个小妹妹买菜逛街,我也很高兴去她们家里蹭饭。熟悉了以后,我便参加她们的祷告会,哪知这个祷告会又颠覆了我的认知。她们没有任何顾忌地彼此交流自己的困难、家庭的事情,我慢慢了解到她们的关系很好,彼此非常信任,并且羨慕她们有这样一个可以彼此倾诉的团体,但我仍然不习惯。大家一起聊天并没有多少自夸,总在自我批评。后来我找到了我不习惯的原因,那就是我总是习惯性地抱怨他人和环境,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是受委屈的。在祷告会这样透明的环境中,迫于压力,我也需说说我有什么事需要祷告。当然我还是挑一些浅显的事,比如买车、考驾照之类的。事后的经历却是很奇妙,祷告的事的确得到解决!于是我放松警惕,一点点愿意说出自己的事,让我信任的人为我祷告了。

有位基督徒姐妹,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长得像明星。她对人从不避讳自己的信仰,当我在实验室工作遇挫时,她总是鼓励我向上帝祷告,因为她自己就是这样。她在繁忙中还给了我很多帮助,有一件事特別令我感动。留学第一年的圣诞节,趁着签证没过期,我回国探亲了。临走之前,这位姐妹对我说:“你回来的时候,我去机场接你吧。”在德州没有车就哪儿也去不了,每周都是麻烦这位姐妹带我去买菜,我实在不好意思让她再来回开三个小时的高速去接我。因此我拒绝了,计划那天坐大巴回学校,可是没想到国内的网络打不开预约大巴的网站。夜里十点半我到了机场,只好打电话给她,真心希望她不要拒绝。如果她不来,我就只能在机场过夜,等第二天乘坐大巴了。结果她真的来了,上车的时候,我惊讶地看到副驾驶座位上还有一束紫色的花。她说:“花是给你的,欢迎你回来。”我的心一下子就融化了。大半夜能来接我,我已经非常感激了,竟然还有鲜花,感觉我好像是从前线光荣归来的战士一样。我做了什么?我从国内都没有给她带礼物。直到半夜两点我们才回到学校,她还带我去麦当劳吃东西,而她第二天还有一个报告要做。真是难以想像,今生何以能遇见这么好的姐妹!

而后,我慢慢发现与人交流是我内心一种持续的需要,在安全环境之下的交流,真是受益颇多。渐渐地我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主动和人交流,再后来,我再也不愿意封闭自己了。

反守为攻

当我发现与人交流的好处后,我就开始在教会里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去观察別人的言行,去仔细反思別人是如何对待我的。当然,人与人不同,即便是同胞兄弟姐妹,也不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想法,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有了矛盾就难免带来伤害,我又观察哪些是非常有智慧的处理矛盾的方式。我渴望上帝的灵充满我,使我有智慧、聪明、知识,能做各样的工(参出埃及记35:31)。我在教会里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发现矛盾,如何做对的选择,尽量用不伤害別人的方式去处理矛盾。

因着自己在教会的温暖中慢慢敞开心扉的经历,后来我在教会里遇见新朋友,都会格外花心思去与他们交通、谈话,渴望去了解他们,与他们做朋友,进入他们的生活圈。当我搬家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会主动寻找教会,主动去麻烦那些很友善的姐妹。接触的人越多,我就越被感动,人和人之间的真情实意真是扣人心扉的力量。很多时候,我原本想帮助新朋友,结果发现新朋友对我的帮助更大。感谢上帝,求主使用我,让我有机会认识更多新朋友,可以把福音传给他们。

本文链结:www.ccmcn.cn/read/read.aspx?id=cts20201101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703期(新生网www.ccmcn.cn)"。
首 頁期刊阅览灵修小品晓君信箱观点角度时代热点培训资源网上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