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渡大洋的小鸟
鲍约瑟
北雁南飞,燕子归巢,这是候鸟行为,很早人们就以诗咏之:“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韦承庆《南中咏雁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对于候鸟,人们只知道它们会每年秋去春来,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飞行,燕子会在屋檐下筑巢并在第二年回巢,但对于它们能飞多远,还不甚清楚。直到近年来才发现有的小鸟在一生中能飞完相当于三趟地球至月球的来回,或环绕地球60圈的旅程;另一种小鸟只用七八天的时间,不吃不喝不着陆连续跨洋飞行了相当于两倍从洛杉矶到纽约的距离,两者都创造了世界纪录。
创造动物界飞行最长距离纪录的北极燕鸥
北极燕鸥,英文名Arctictern,体重只有86至127克,却能在北极和南极间来回飞行,享受每年两个夏天及最多的白昼。
这种鸟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靠近北极及其附近的苔原和岛屿上,在那里进行交配和繁殖,每年6月底就会孵化出它们的小宝宝。小鸟羽翼渐丰后,就会跟随着它们的爸爸妈妈开始长征。
北极燕鸥的大部队每年会不远万里从北极展开它们的迁徙旅程向南飞,来到地球另一端的南极洲边缘。这时候正值南半球的春天,海冰下生长的硅藻像草原一样,养育了大量的磷虾,还有吃磷虾的鱼类。在接下来六个月的时间里,北极燕鸥在那里休养、歇息,享受南极海域丰富的海洋盛宴。
翌年4月它们就会踏上返家的旅程。回去时往北是顺风,借助风力而行,仅仅用了一个多月,在6月份就可以回到北极的家乡,参加新一年的求偶季节。
2016年研究人员在一些北极燕鸥身上安装了重量仅为1.4克的微型卫星追踪器。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北极燕鸥往返一趟的实际飞行距离大约是90,000公里,其中一只燕鸥更是飞了96,000公里!
在北极燕鸥的二三十年,甚至长达34年的生命历程中,一辈子迁徙飞行的距离约为2,400,000公里,相当于三趟地球至月球来回的距离,这让北极燕鸥成为当之无愧的“迁徙之王”。
创造不吃不喝不着陆连续飞行最长距离世界纪录的斑尾塍鹬
斑尾塍鹬(音成玉chéng yù),英文名Bar-tailed godwit。雄鸟重量在190至400克之间,雌鸟较重,在260至630克之间。
斑尾塍鹬分布于从北欧到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海岸和苔原。每年9月,约70,000只斑尾塍鹬就会开始南飞,飞行高度最高可达2,000公尺。在到达新西兰等南半球地区后,于次年3月往北飞回。
2007年3月17日,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科学家的小组在新西兰奥克兰附近的米兰达/皮亚科(Miranda/Piako)放出了16只斑尾塍鹬,对其中一只安装着微型卫星追踪器,代号为E7的斑尾塍鹬飞行路线进行跟踪。
在经过七昼夜不吃不喝、不着陆连续飞行约10,300公里之后,E7到达了鸭绿江口,途中未在任何地点停留觅食。在那里停留进食和休息之后,5月2日又开始了约6,500公里不吃不喝不着陆的旅程,于5月8日到达了阿拉斯加西南部的育空-库斯科奎姆三角洲(Yukon-Kuskokwim Delta)。在那里停留进食休息和繁殖,进一步储备能量,为南飞作准备之后,E7于8月30日开始南飞。在途经夏威夷之时,稍微向右转,就斜跨太平洋直接前往新西兰,而不是沿着亚洲东海岸飞行。就这样,E7在八天内从阿拉斯加不着陆飞了约11,700公里,于9月7日回到了新西兰的米兰达/皮亚科。
这是第一次追踪到最长一次不吃不喝不着陆飞行约11,700公里的鸟,完成了从新西兰到阿拉斯加来回28,500公里的往返行程。在它们15至20年的生命当中,从新西兰到阿拉斯加飞行的总距离远超过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从而成为创下了有史以来最长的不吃不喝不着陆飞行世界纪录的名鸟,而原先生物学家曾认为鸟类像这样直接飞越太平洋是不可能的。
超越人类的本领
对被封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来说,虽然已能登陆月球,但人要去远方,特別是去一个较远而从未去过的地方,还必须借助地图、GPS、交通工具甚至现代的高科技,否则难以找到目的地,更不用说像小鸟那样环绕地球60圈了。
人类只要几天不吃不喝,就会饿得难以动弹,甚至死亡,但一只小小的鸟却能不吃不喝不着陆地从北极飞越太平洋到南极,回程亦然,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它们拥有与生俱来的特殊本领。
1.特殊的身体结构和功能
为了适应长途飞行,必须尽量减轻体重以节省能量消耗,所以它们的骨骼是中空的。尾部羽毛可以散开或收拢变窄,腿也较短,体形符合空气动力学。
斑尾塍鹬与海鸟不同,它们的羽毛并不完全防水,因此不能停止飞行并停留在水面上。由于要不着陆连续飞行七八天而途中不能进食,它们必须在出发前先吃饱喝足,体重增加约一倍或更多;但是养得过胖过重会增加飞行时的负担,耗费更多能量。对此,斑尾塍鹬用提高代谢效率的方法,消耗最少的脂肪来得到最多的能量。科学家发现斑尾塍鹬在飞行时的代谢效率竟可提高为休息时的八倍。
另外,为了在长途飞行时能不因休息而中断飞行,它们可以关闭大脑的一侧,让两个大脑半球轮流休息,而且只用半个脑子控制仍能不停振翅且不迷路。
2.精准的导航能力
在没有地图和GPS等仪器的帮助下,如何能准确地到达这么远的目的地?
一般认为,候鸟在白天飞行时用太阳,夜间飞行时用恒星来作导航的罗盘。在阴天,还可以根据偏振光判断太阳的方向来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和飞行方向。
候鸟还有“第六感”,能够侦测到地球的磁场,结合“罗盘”就可以侦测磁场的方向。有了这几种类型的资讯后,候鸟就能找到回家的路了。
3.观察宏观气象变化的能力
斑尾塍鹬具有观察宏观气象变化的能力,从而展示出更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例如风暴轨迹的空间转移和气流循环发生的时间周期等。这使它们常沿着S形或Z形路线飞行,以借助顺风的风力。它们还能在起飞前预测风暴等气候变化,从而推迟出发或改变飞行路线,以避免飞入巨大的螺旋风中,或改变飞行高度来增加飞行效率。
进化论难以解答的问题
通常认为鸟类长距离迁徙是为了寻求食物,还有合适的气候、日照的长短、逃避猎食者和竞争者等等因素,但对它们为什么会有远渡重洋这样的本领,目前还没有人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
《美国科学院院刊》曾登载了有关这项研究成果的报告,文章认为:“它们是在循着丰富的(极地)觅食区飞行。”但是要达到这些目的,只要从北极向周围逐渐深入到赤道即可,没有合理的意图、理由和能力要飞渡重洋到地球的另一端南极去找;而且没有去过南极,它们又何以知道南极好?如果觉得南极好,定居南极即可,为何还要长途跋涉飞回北极,且年年如此来回?
虽然“罗盘”和“地图”导航可以依靠太阳和恒星,但首先要知道目的地是在哪个方向,而且要有智慧来决定飞行时的方向是否正确,是否需要矫正和如何矫正。在汪洋大海上没有标志物可供参考,当云层厚重而日月星辰等都不可见时又如何确定方向?尤其是罗盘和地图只能决定大方向,要准确地定点到达和返回原巢,靠的又是什么?
这些鸟在出生不久后即能进行此种长途飞行,很明显,这种本领并非后天学习所得,而是在基因上已设定并通过遗传与生俱来的,称为本能。对本能从何而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把本能的起源归功于变异和自然选择:“自然状况下产生的巨大变异,能产生出一种新的本能。”“物种的本能和习性是特別赋与或特创出来的呢?还是一个能普遍适应自然选择规律产生出来的微小结果呢?答案不言自明。”但他没能解释或举例是如何变异和选择的。
要完成这样不吃不喝、不着陆地连续飞行七八天的跨洋飞行,必须同时具有精准的导航能力、足够的体力和耐受力,缺一不可。任何不完全的进化,不但无法到达目的地,甚至在半途就会坠海丧命;而这些本领在小鸟出生不久后就已具有,说明是来自与生俱来的基因,而不是从后天经验累积而来。况且,后天获得的经验是不能进入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例如识途老马的后代并不同样识途。
对候鸟迁徙的原因、本领和机制,科学仍未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更不用说如何进化了。
候鸟迁徙只能是上帝所设定
既然远飞的本领必须在被创造时就都已包括在内,逐步进化已属不可能,只有上帝才能做到。不妨来看看圣经中的一些经文:
“上帝……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上帝看着是好的。”(创世记1:21)
“耶和华所造的,各适其用。”(箴言16:4)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马太福音6:26)
“你且问走兽,走兽必指教你;又问空中的飞鸟,飞鸟必告诉你;或与地说话,地必指教你;海中的鱼也必向你说明。看这一切,谁不知道是耶和华的手做成的呢?”(约伯记12:7-9)
“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1:20)
本文链结:www.ccmcn.cn/read/read.aspx?id=cts20210705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711期(新生网www.ccmc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