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十七载
鲍约瑟
蝉俗称“知了”,古人对蝉似乎都颇有好感,认为蝉在土中蛰居后能复出和蛻壳代表着重生,表明自己死后仍有复活的可能。在殷墟商代晚期的墓葬中就有口含玉蝉的人出土,乾隆下葬时嘴里还含有玉蝉。古代仕女更以蝉鬓为美,以金蝉作首饰。
全世界共有二千多种蝉,蝉通常每年都会出现一次,但有三种是17年蝉,四种是13年蝉。17年蝉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及加拿大部分地区,而13年蝉通常在美国南部和中西部。
大批周期蝉出现的壮观景象可把第一批来到北美的欧洲人吓坏了,一度认为是发生了圣经上提到的“蝗灾”,而称周期蝉为“蝗虫”。现存最早的有关周期蝉的英文文献,是由抵达美国的清教徒在1634年于普利茅斯记录下来的。
蝉虽不被大多数人所关注,但它却也是天地万物之中一种奇妙的存在。
周期蝉的形态
成虫蝉一般长2.4至3.3厘米,雌性比雄性略大。头部有两个红色突出的复眼,三个单眼,像注射针一样中空的嘴。胸部有前翅和后翅两组翅膀,翅膀透明,翅脉为橙色或黑色。
蝉的发声
蝉的鸣声也早已为人熟知,苏东坡曾有“绿槐高处一蝉吟”的描述。蝉鸣在古希腊人心中不是扰人的噪声,而是一种美妙之音,被尊称为“歌唱女王”。
蟋蟀等昆虫都用双翅相互摩擦发声,但蝉却是用位于第一、二腹节内的发音肌伸缩拉动鼓膜发声,并由一个中空的鼓室引起共鸣,使鸣声格外响亮。发出的音量可达80至100分贝,类似于人所发出的惊叫声或汽车经过时的音量,甚至可远传至两里以外,是昆虫世界中最响亮的声音。昆虫学家认为,这种声音可通过伤害捕食者的听觉来保护其幼虫;但只有雄蝉能发声,雌蝉的发音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镜膜是蝉接受声波的听器官,也在腹部。
周期蝉的生态
蝉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大部分时间以幼虫形态穴居在地下,称为若虫。
蝉产卵于树枝里,多呈白色,长条状,约一毫米长。卵在当年并不孵化,要到第二年的夏季才孵化成幼虫。
刚从蝉卵中孵化出来的幼虫,只有跳蚤一般大小。当落地找到合适的地点后,就用前足挖掘隧道来居住,以其锥形的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根部的营养汁液来维持生命。
若虫在地下时要蛻壳四次左右,每蛻一次壳就会长大两倍。到出土时,已与成蝉的大小和形状相差无几。
若虫是个出色的“气象观察员”。它能隔着隧道顶部一指厚的一层薄土,正确地判断地面上温度和晴雨的变化。在17或13年后的5、6月间,当土壤温度达到64华氏度(18.33摄氏度)时,大批若虫就会在黄昏或夜间钻出土来,不断地攀爬到树上。每棵树上都有几百只周期蝉,其密度可以达到每英亩(大约是中国的六亩多)150万只之巨!
若虫爬到树上后开始进行最后一次蛻壳。当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后,蝉就慢慢地从裂缝中爬出来。在上半身获得自由以后,就将双翼展开。此时蝉必须垂直面对树身,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翅膀就会发育畸形。如果在双翼展开的过程中受到干扰,这只蝉将终生残废,也许根本无法飞行并且无法发声。
刚出壳时蝉的双翼是软的,不能飞,必须通过翅中体液管内的液体压力而使双翼伸开。当液体被抽回蝉体内时,展开的双翼就已经变硬。整个过程约在一个小时左右,新的外壳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变硬,出壳后的蝉只能存活60至70天。在此期间,它们靠刺吸植物的汁液过活,主要任务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
在交配前,雄蝉会发出响亮的叫声,用以吸引雌性前来交配。交配后,雄蝉便等待死亡,雌蝉会在树枝上钻孔、产卵。
卵多产在四至五毫米粗的枝梢上。雌蝉使用锯状的产卵器在树枝上切出一个小口袋,在其中放置24至28个卵,然后向前移动,切开另一个口袋,并产下更多卵。口袋紧密排列成一排,每只雌蝉一生可产下四百至六百个卵。产卵后雌蝉不吃不喝,也达到了生命的终结,很快死去,但产下的卵却迎来了下一个生命的循环。
进化论难以回答的问题
周期蝉的特殊经历向进化论提出了难以回答的问题,例如:为什么蝉要在地下生活17年,而出土变成成虫后只存活了一个多月?为什么周期蝉的周期都是质数?
自十七世纪中叶以来,包括达尔文在内的众多学者,对周期蝉的物种形成及生命周期进化的研究从未停止。以下为他们的一些意见。
1.可能是为了躲避天敌。
蝉有许多天敌,常见的有鸟类、浣熊、老鼠、蟾蜍、蜘蛛和松鼠等,甚至人。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蛰伏在土壤中,就能避开天敌,把生命周期延长。
2.通过无数的蝉同时出土,蝉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所有捕食者的总和。即使被吃,仍然会有大量的蝉存留来繁殖和延续这个物种,这是一种称为猎物饱食的生存策略。
3.可能是为了适应地球上的冰期。
一些科学家认为,周期蝉大约起源于180万年前。当时,北美地区气候未如现在稳定,地球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冰川活动。蝉在冰期寒冷的气候中就难以孵化或延长发育周期,甚至冻死。为了不被冻死,它们就会躲避在土壤深处,因此演化成较长的生命周期,以提高群体存活率。
4.通过使用质数,避免与其他周期蝉重叠。
有人通过模拟计算发现,偶数生命周期的蝉(如12/14/16/18年等)会频繁相遇,受到生态学上阿利效应的影响而产生激烈的种内竞争。同时,不同生命周期蝉的杂交会造成种群的退化。只有选择了17和13年质数生命周期的蝉,在最少的相遇机会下才能相安无事,避免了资源竞争和基因杂交,从而实现种群的存续。
还有人认为,周期蝉的生命周期可因进化上的一次随机事件而变化。根据“捕食者饱食效应”,种群个体必须在同一时间大量出现,才能在天敌的捕食中存活下来。这样的机遇在其进化的历史过程中不会时时出现,因此,现存的每一个种群的产生,都是进化上的一次随机事件和严苛自然选择的结果,但这种维持特定生命周期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以上都没有说明,每年出现的蝉和其他昆虫也都有天敌和同样的气候变迁,为什么都没有进化出这种奇特的生活方式呢?既然每年出现仍能延续物种,那又何必在地下避居17年?况且地下也有鼹鼠、真菌等天敌。
对此,声称进化论是科学事实的主流科学家们,尽管绞尽脑汁地钻研,但直到今天,依然未有一致的见解。因为没有一个足够清晰的理论,可以说明为什么周期蝉有蛰居地下这么长的质数周期,这种周期是怎么演化来的,又有何“目的”?
蝉和大自然都没有智慧、目的和能耐,不会为了物种的延续而设计出质数式的进化,只有上帝才有此大能。圣经说:“因为万有都是靠祂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一概都是借着祂造的……。”(歌罗西书1:16)而周期蝉之所以能有这样特別的质数周期,也只有上帝才能作这样的设计和创造。
本文链结:www.ccmcn.cn/read/read.aspx?id=cts20220204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718期(新生网www.ccmc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