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不看重善行吗?
高志杰/张宇理
高志杰
我有一个朋友很热心向我传教,我随他去了几次礼拜堂,没有相信。我觉得基督教最难了解的是单看重信心,不重视善行。宗教的作用是劝人为善,这是传统智慧对宗教的评价,失去这个作用,宗教失去意思。可基督教却说:不必行善,行善不要紧,只要相信上帝就行。不管你从前杀人放火,现在奸淫邪盗,将来重蹈覆辙,都不要紧,只要你向上帝忏悔,上帝就会饶恕你一切的罪。那你就可以平平安安的等上天堂。真的是这麽容易吗?哪里有这麽容易的事!简直有鼓励人为非作歹之嫌。我不明白,基督教也是个大教,怎麽竟有这种旁门左道的怪论?据我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是他内心的表现,有诸内,才形诸外,行为就是那个人,是他本人,怎麽不重要?除非你们的天堂里善恶混杂,天堂不成天堂,否则行善行恶不可能不重要。
张宇理
你的话很对,行为代表一个人的内心,行善行恶不可能无关痛痒;若是天堂里善恶混杂,天堂便不成天堂。不过不知道你对基督教的了解,是从哪儿来的呢?你说,只上过教堂几回,所以若说你不了解基督教,想也不至於觉得冒犯吧?
当然,你说基督教“单看重信心,不重行为”这话,并非全是空穴来风。你指的想必是“靠恩凭信得永生”的道理。这个道理,和你所理解的,差异很大。
第一,靠恩藉信得永生:圣经确实说了,人得救(得永生)全是因上帝施恩,不是因为修行立品,立了大功,孝感动天等等。圣经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於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上帝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上帝的义。因为祂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祂的义,使人知道祂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既是这样,哪里能夸口呢?没有可夸的了。用何法没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麽?不是,乃用信主之法。所以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以弗所书二8至9;罗马书三25至28)
许多人误解这个说法,他们说:“呀,你看,基督教只看重信心,不重视修行立品。你无论怎麽有修养,仁义道德俱备,他们仍说你不够资格上天堂。相反,一个大坏蛋,只要信耶稣,便可上天堂。基督教只讲信心,不看重行为,所以犯罪後相信,或信後再犯罪都无妨。”
这真是个天大的误会!
请问误会在哪里呢?不是说好“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不是出於行为”,“不是用立功之法,是用信主之法”吗?
倒不是圣经错了,是人们“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理解错了,所以得出怪论:“只要相信便行,不必行善,犯罪无妨。”这是怪论!
不是“靠恩因信称义”怪,是人的结论怪。
“靠恩因信称义”并不等於“犯罪无妨”论。“犯罪无妨”论与上帝的心意刚背道而驰。完全是南辕北辙。
那麽上帝的心意是甚麽呢?为甚麽行善不能得救?为何非靠恩典得救不可?
说起个中原委,真能令人自卑感加深。原来上帝的标准委实太高了,高至我们高攀不起。我们世人所公认为最好丶最德高望重的人,上帝看来仍不及标准。所以只能靠恩得救,只好凭信心接受恩典。
上帝的要求既如此高,我们还能恃宠行恶吗?倘若用肥皂洗过手後,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还嫌我们不够消毒,勉强给我们一件白袍,令我们带上口罩丶手套才让我们进去,那麽我们可以说,“无论我们怎麽洗手,仍不合外科手术的规格,所以不必洗手,满身粪便进去也行。他们自会给我们白袍丶口罩丶手套穿戴。”这样推理的人显然有点邪门。
耶稣说:“除了上帝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路加福音十八19)许多人不明白这话,所以常听到人说:“人类始祖亚当丶夏娃,只因不听上帝一句话,吃了禁果,只这麽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怎竟至於惊天动地,被逐离开乐园?”
我们不了解,“除了上帝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违背上帝的命令,不只是违背上帝的命令而已,而是违背了善;背弃上帝,也不只是背弃上帝而已,是离开善!因此离开善的始祖,必须离开乐园,与上帝分离。这点我们可从反上帝的人──无论是大哲学家丶思想家丶心理学家丶政治野心家丶黑社会分子丶荷里活影星──的生平言行,得着反证。反善的,没一个是敬畏上帝丶遵行上帝旨意的。离弃上帝,就是离弃善。若有一个人以为上帝施恩,是让他放心犯罪,那麽不问而知,他一定不认识上帝,又不知罪(不知罪恶可怕丶卑劣丶可恨)。他没离恶向善,也就是没有归向上帝。他自称信了耶稣吗?可怜,他只是自欺欺人。
第二,基督徒是证人:如果你多认识几个基督徒,你就会发现,真的基督徒要比许多“劝人为善”的宗教信徒,更重视﹁善﹂。无他,这是上帝的要求。上帝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圣经又教我们:“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彼得前书一)
即使你认识的基督徒不多,看《中信》月刊,你也可以从许多人的经历中得着借镜。千千万万人信了耶稣後,整个人脱胎换骨,成了新人:赌徒成功戒赌,奋发向上,成为有用的人;夫妻动武打斗的彼此认错,彼此原谅;顽固罪犯心窍得开,知罪悔过;投机取巧的守财奴奉公守法,连一般“良民”常犯的侵犯版权法的罪,也不再犯。这些都是基督徒看重善的最佳证据。光是口号叫得漂亮没有用。上香拜神之後,又在神龛面前开赌卖淫,或於抢劫勒索杀人後再慷慨解囊,仍旧是恶。
第三,上帝要求极高:上帝不但没轻看善行,说起来还会吓你一跳,上帝的要求极高:
1. 当有好行为:耶稣说:“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凡称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缠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阿,主阿……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罢。”(马太福音五15至16;七15至23)
2. 上帝要求深度和广度的善:上帝要求的善,不只是“做善事,积阴德,捐香油钱”。先知说:“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麽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弥迦书六8)上帝要求的善包括个人道德品格操守,也包括对人有怜悯爱心,同时,也包括世人所忽略的“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
耶稣说:“你们的义,若不胜於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文士和法利赛人是当时的宗教家,有学问,有道德之人,但是主耶稣透视他们的内心,指出虚有其表不够。祂指责他们是粉饰的坟墓。耶稣不满於只有表面,祂要内心也纯洁:“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还有:“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马太福音五20,27,48)
3. 行善是上帝对我们的旨意:我们常说遵行上帝的旨意,上帝的旨意是甚麽?“上帝的旨意,原是叫你们行善。”别以为信耶稣只是为得永生福乐,信耶稣是归向上帝,归向善。“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彼得前书二15;以弗所书二10)。
4. 逆境也行善:耶稣就是逆境中行善的最佳榜样。当他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他为钉他的人代求:“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圣经教导我们:“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你当倚靠耶华而行善,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实为……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诗篇卅七1至8)不公平,被人所害,都不是作恶的理由。
5. 为义受苦:能够活着,是人生最起码的要求。耶稣的榜样却是:为义丶为善丶为遵行上帝的旨意,牺牲己命。
活着之後,能够活得有尊严,无灾无难,生活安定,也是很基本的要求,不是甚麽富贵腾达的奢望。但是,为了善,为了义,为了遵行上帝的旨意,圣经教导我们,宁可放弃这些基本的要求:“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倘若人为叫良心对得住上帝,就忍受冤屈的苦楚,这是可喜爱的……。你们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这在上帝看是可喜爱的。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祂的脚踪行。”(马太福音五10;彼得前书二20至21)也就是说,善比我们的生命,比生活安定,比活得有尊严更重要。
这是上帝的价值观,怎麽还有人说上帝不看重善呢?说的人固然不了解上帝,但为甚麽不了解呢?说得这麽明白。莫非只因为上帝说我们的善尚没好到可以进天堂吗?
我们太自我中心了,往往把我们最看重的,视为头等大事。癞痢头的儿子是自家的好,我们行了一点善,就以为很了不起;多做几件,当然是天大功劳,应该可以凭此进入天堂了。但上帝说:“不行,还不够。”我们大吃一惊,不能置信:“怎麽好人也不可以上天堂?做了这麽多好事,没功也有劳哩!怎麽还不可以凭这些进天堂?难道上帝轻看善行吗?对,祂一定轻看善行,否则怎麽我这麽好,也不能进天堂。”
我们之所以不能明白,是因为我们先入为主,坚信自己的善行很了不起,不能接受我们的善行还不及上帝的标准──我们都是罪人,又活在罪人之中,大家都差劲透了,行善是逆流而上,不知多费劲,极少人持之有恒。这样,稍有一点成绩的,怎麽不是天大好人?怎麽不该奖励?不奖励就是不合理。这是“夏虫不可以语冰”,我们不能明白上帝和人的差别宛若云泥。我们也不知道赎我们生命的价值极贵(诗篇四十九9),善行是不够的,必须有绝对圣洁的永生神子降世代罪受死。必须我们凭信心接受。
“宗教的作用是导人向善”确是一种良知直觉。是的,凡导人为非作歹的宗教,必是邪教无疑。这是个经过千锤百炼的传统智慧。可是,不能说它涵盖了全部真理。耶稣基督不只导人向善,祂是永生的光,“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祂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约翰福音一4,12)信耶稣不是信一个宗教,是与上帝有生命的关系,与耶稣基督联合。因这新的生命,我们才可在善上扎根,因为“除了上帝一位外,再没有是良善的。”
本文链结:www.ccmcn.cn/read/read.aspx?id=cts19980508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433期(新生网www.ccmcn.cn)"。